甘肃焦点网
甘肃焦点网 > 财经 > 正文

人造肉企业获中国投资,在实验室用细胞培养,吃起来和真肉差不多

导读: 

10月10日,以色列一家人造肉科技公司Future Meat Technologies(下称FMT) ,完成A轮1400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9923.48万元)融资。在其该轮融资中,领投方分别为来自美国

10月10日,以色列一家人造肉科技公司Future Meat Technologies(下称FMT) ,完成A轮1400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9923.48万元)融资。在其该轮融资中,领投方分别为来自美国芝加哥、瑞士的两家风投机构S2G Ventures,以及Emerald Technology Ventures。

除此之外,参与该公司本轮融资的企业,还包括中国食品和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公司Bits x Bites、菲律宾食品公司Monde Nissin的首席执行官Henry Soesanto,以及一家英国风投机构Manta Ray Ventures。

在食品科技领域,“人造肉”初创企业正愈发受到资本关注。

人造肉企业获中国投资,在实验室用细胞培养,吃起来和真肉差不多

超越肉类生产的汉堡包肉 来源:BuzzOrange

早在2018年5月 ,FMT进行2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时,S2G Ventures以及Bits x Bites就已入局。此外,FMT投资者中还有美国著名食品加工企业泰森旗下风投机构的身影。

而S2G Ventures,还是推动另一著名人造肉公司超越肉类(Beyond Meat)上市的金主之一。比尔·盖茨、李嘉诚、推特创始人之一埃文·威廉姆斯、莱昂纳多·迪卡普里奥等名人的投资,曾令超越肉类公司名声大噪。在美国上市首日,Beyond Meat股价大涨了163%,至65.75美元。

此外,参与FMT两轮融资的唯一一家中企Bits x Bites,还在今年5月份,投资了美国另一家专为宠物研发生产人造肉食物的初创公司Wild Earth。

目前,市场上生产人造肉的公司,基本上分为两类,一类生产植物仿真肉,研发者模仿动物肉的分子结构,重新排列植物蛋白,力图获得动物肉的质感跟口感,代表企业包括超越肉类、不可能食品(Impossible Foods)公司等。

人造肉企业获中国投资,在实验室用细胞培养,吃起来和真肉差不多

超越肉类公司生产的植物仿真肉 来源:Engdaget

第二类则是从动物身上提取细胞,在实验室直接培育动物肉,跳过细胞变为动物的畜养阶段,代表企业则有美国孟菲斯肉类公司(Memphis Meats)、 以色列亚力夫农场(Aleph Farms)等。而此次融资的FMT,同样也是一家在实验室用细胞培育动物肉的公司。

人造肉企业获中国投资,在实验室用细胞培养,吃起来和真肉差不多

实验室用细胞培育出来的动物肉 来源:Food Navigator

与大多数同行不同的是,据TechCrunch 10月11日报道,FMT希望通过供应培育所需硬件和细胞系,帮助更多合作伙伴成为人造肉制造商,而非直接面向消费者出售人造肉产品。

FMT指出,其将把A轮融资,投入研发领域,以及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建立世界上首个实验室培育肉试点生产设施,预计2020年开始运行。

据市场研究机构NPD集团数据,对于人造肉领域来说,更好的消息可能是超越肉类贩卖的植物肉汉堡消费者中的95%,都并非素食主义者。这意味着,人造肉未来的消费群体,并非局限于素食主义者,其群体规模也将具有一定增长潜力。

不论资本如何推动,人造肉最终还是要面向消费者的,这才是决定一大批初创企业命运的关键。目前来看,不论是生产植物仿真肉,还是细胞培养人造肉,都仍面临成本较高的问题,但未来也许有所改善。

从人造肉领域第一股超越肉类的业绩表现来看,美国有一部分消费者,已经开始接受植物仿真肉。

超越肉类公司的人造肉产品,平均价格约为每磅12至16美元,相比普通肉类价格贵出40%至80%。但从2016年至2018年底,其销售额已经增长了4倍多,达到8790万美元。分析机构Refinitiv IBES预测,其2019年的全年销售额将约为2.05亿美元。与此同时,与大部分初创公司一样,刚刚上市的超越肉类也并未实现盈利,2018年的亏损接近3000万美元。

人造肉企业获中国投资,在实验室用细胞培养,吃起来和真肉差不多

超越肉类近两年季度销售表现 来源:Statista

而像FMT这样使用实验室培育技术的动物肉制造公司,在接受普通消费者评价之前,降低成本仍是其一大难关。

由于细胞培育成本高昂,难以大规模生产,目前实验室培育的每磅鸡肉和牛肉平均成本分别为150美元和200美元,很难被大规模推至终端消费市场。不过,FMT表示,其有信心利用上述融资,在2022年将这一成本降低至每磅10美元以下。

此外,在TechCrunch的报道中,FMT表示,其还可能推出混合两类人造肉技术的产品,将成本进一步降到每磅4美元以下。(文/张涵宇 责编/刘冰彦)


推荐阅读:叶紫